思想源
单位风采
科学把握新常态,是经济工作思维和行为方式的一场深刻变革
记者:徐书记,您好。党中央立足“三期叠加”阶段性特征,作出了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重大战略判断。请问您如何科学看待和把握经济新常态?
徐守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面对世界经济深度调整和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必须把主动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引领新常态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工作的大逻辑。湖南作为中部省份,必须结合省情实际,深入领会、正确把握新常态战略思想的深刻内涵和重大意义,科学施策、主动作为,以促进和确保湖南经济发展行稳致远。
一要正确认识新常态。要看速度变化,更要看结构优化。从速度看,尽管逐步下滑,但幅度收窄,湖南省2015年8.6%的经济增速,在全国还是比较高的。从结构看,三产业发展快于二产业,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既“好看”又“实惠”。要看当前,更要看长远。从当前看,处于“三期叠加”阶段,相对于前些年的高速增长,是相对低速,但与潜在增长率相符合,随着经济总量不断增大,增长速度会相应慢下来,这是一个基本规律。从长远看,仍处于中高速增长区间,而且经过这个阵痛期后,一定会“柳暗花明又一村”。看客观,更要看主观。从客观看,宏观环境复杂多变、内外需求下降,湖南的产业形态偏重、部分产能过剩,是当前增长调速下行的主要原因。从主观看,有些产业的波动正是我们主动调结构、转方式和去库存、去产能的结果。总之,要树立辩证思维,坚持两点论,既看到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大势和大局,又看到经济运行存在的困难和挑战。
二要主动适应新常态。新常态是大逻辑、大趋势,可顺不可逆。要在思想上适应新常态,确立新的发展理念,用新的发展理念引领发展行动。要在行动上适应新常态,积极进取,主动作为,创新创业,着力调整经济结构,深化改革创新,加快培育新的增长动力。要在能力上适应新常态,加强学习,更新方法,提高本领,更多依靠市场化手段、法治化方式、互联网思维、全球化视野来推动经济工作。
三要积极引领新常态。以新机遇引领新常态,充分发挥习近平总书记为我省所定位的“一带一部”区位优势,抓住用好国家战略机遇,挖掘新的发展空间。以新举措引领新常态,用足用好用活中央各项政策,结合湖南实际出台有关政策,拓展新的政策空间。以新作为引领新常态,深化改革开放,加快简政放权,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增加公共产品、公共服务,打造经济发展新引擎,实现新的发展作为。
进入新常态后湖南经济发展的基本态势
记者:进入新常态,湖南经济发展的基本态势与以往相比,有哪些新的特点?
徐守盛: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后,我们面临的宏观环境严峻复杂,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当前,本省经济发展态势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稳中提质,具体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健康。坚持问题导向,加强形势研判,出台系列稳增长措施,扶持实体经济发展,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全省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从近两年来看,2014年全省GDP增长9.5%,居民消费价格涨幅在2%以内,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9.7%。2015年GDP增长8.6%,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0.2%,居民消费价格上涨1.4%,主要经济指标基本实现预期目标,部分效益指标势头良好。
二是发展动力活力不断增强。省委提出决不输在新一轮改革起跑线上的目标要求,以经济领域改革为重点,着力推进9大类48项改革和15项改革试点,出台和实施一批重大改革措施,一批改革取得实质进展和成效。尤其是下好简政放权“先手棋”,不断释放“改革红利”,经济发展的动力活力迸发。
三是发展质量明显提升。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服务业比重提高,一批新的产业增长点加快成长。2015年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6.5%,移动互联网产业总收入增长一倍以上。创新驱动发展能力增强,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有序推进,2015年,规模工业中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3.3%。需求结构不断改善,2015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1%。单位GDP能耗、规模工业综合能耗不断下降。统筹城乡发展,新型城镇化步伐加快,在守住耕地红线、确保粮食种植面积的同时,现代农业发展步伐加快,农业结构和效益不断提升。统筹区域发展,推动四大板块协调发展、错位发展,湘江新区获批国家级新区,并启动建设。
四是在经济发展中民生持续改善。发挥社会政策托底作用,加大民生投入,加快发展社会事业。2015年,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社会保障和就业、住房保障等民生领域支出得到重点保障,分别增长15.5%、18.8%和26.7%,新增城镇就业77.3万人;城乡居民收入分别增长8.5%、9.3%。大力实施精准扶贫,全省8000个贫困村实现驻村帮扶全覆盖。
与此同时,当前湖南经济发展中仍然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存在趋势性下滑的风险,潜力、空间和韧性有待进一步挖掘;投资增速持续回落,新开工项目较少,其关键性作用有待进一步发挥;工业经济持续下滑,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融资难、融资贵、融资乱的问题仍然突出,新的增长点进一步发挥作用尚待时日;市场主体发展动力有待进一步强化,投资意愿需要进一步引导;一些地方和单位对接政策、落实政策不主动、不及时、不到位,很多政策执行没有形成有效的传导和转化机制,致使效力递减、效果不佳;少数干部精神状态欠佳,存在为官不为、懒政怠政现象。面对这些困难和问题,我们保持清醒头脑,增强危机意识,力求看准问题、扭住开关、理清思路、精准施策,积极谋划应对。
着力推动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确保湖南经济发展行稳致远
记者:您刚才提到进入新常态后,湖南经济发展仍面临着一些困难和问题。那么,湖南是如何认识适应和引领新常态,推动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
徐守盛:新常态的根本要求是保持中高速增长、迈上中高端水平,其核心任务是推动经济提质增效升级。要实现湖南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必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着力向深化改革、创新驱动、改善民生、政策支撑要发展动力,促进“三量齐升”、推进“五化同步”,着力实现有质量、有效益、没水分、可持续的增长。
一是把稳增长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在经济持续下行的情况下,稳定增长、防止惯性下滑尤为重要。首先,稳增长的关键是稳投资,要把资金重点投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新兴产业。在工业投资方面,既加大传统行业高端化、低碳化、智能化改造的投入力度,又集中资金,投向以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为方向的行业。要统筹推进财税、金融、投融资体制改革创新,通过银行、股市、债券等方式打通投融资渠道,把资金转化为投资。其次,稳增长的基础是稳消费。要通过增加居民收入、完善社会保障、改善消费环境等措施,提升消费能力。要通过推进城镇化提升进城农民消费需求,通过农村危房改造和农村住房建设释放农村住房消费需求,通过扶贫攻坚释放贫困人口消费需求,通过提高消费品质量和社会服务水平开发收入水平较高人群消费需求,挖掘消费潜力。要创新消费供给,顺应个性化、多样化、品质化消费趋向和发展型、服务型消费趋势,以令人心动的有效供给、让人安心的产品质量,把更多的消费资源留在省内。最后,稳增长的支撑是稳出口。要巩固和扩大目前湖南外向型经济发展的良好势头,立足补短板、做规模、增总量、树品牌,在积极开拓出口市场的同时,鼓励企业“走出去”,开展国际产能合作。
二是发现培育新的增长动力推动转方式调结构。首先,要着力发掘做大新增长点。产业增长点方面,着力构建产业新体系,培育一批战略性产业。同时,加快“两符三有”传统产业高端化、低碳化、智能化改造。需求增长点方面,加大两型社会建设、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等投资力度,更加注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导创造需求。发展创意经济,加速形成差异化、个性化、便利化的消费热点。走加工贸易、服务贸易、多样化贸易齐头并进的路子,努力扩大出口需求。民生增长点方面,加强“两房两棚”“两供两治”建设,加快教育、医疗、社保等社会事业发展。其次,要着力发展壮大新增长极。充分利用现有的各种国家级平台优势,建设全国先进制造业中心和现代服务业区域中心,进一步做大做强长株潭城市群。同时,依托各种优势,打造辐射不同区域的岳阳新增长极、郴州新增长极和怀化新增长极。最后,着力培育打造新增长带。要顺应高铁时代的全面到来,以京广、沪昆高铁以及高速公路主干线为依托,以沿线中小城市为节点,形成产业互补、物流畅通、人员互通的新增长带。 (下转5版)
(上接1版)
三是加快推进改革增强发展动力活力。首先,要突出重点抓改革。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加快推进有利于科学发展、有利于适应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有利于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有利于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改革,加快形成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市场环境、产权制度、投融资体制、分配制度、人才培养引进使用机制,为发展提供持续动力。其次,要严格质量谋改革。既注重主体改革的创新,又注重配套改革的协同,提高改革方案的含金量。再次,要狠抓落实推改革。要大力提倡“马上就办”精神,通过日常监测、定期调度、中期评估、问效追责等方法,狠抓改革落实,确保方案落实到位、责任落实到位、成果落实到位。最后,要强化督察促改革。对重大事项、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的改革,要加大专项督察力度;改进改革督察方式方法,通过盘根问底、寻策问计、督办问责、细察深究、落细落小,真正打通改革推进的“最后一公里”。
四是以新型城镇化引领带动城乡统筹发展。要以人为本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扎实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完善配套政策,让农业转移人口放心在城市落户。坚持政府投资与社会融资“两条腿”走路,拓宽政府资金渠道,用好政策性开放性金融等工具,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城市设施建设和经营,形成透明规范、可持续的城市建设融资机制。按照建立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的要求,积极探索土地资源优化配置,推动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和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创新城市发展和管理机制,重点提升地级市、县城和中心镇功能,培育一批特色小城镇,推进市县“多规合一”。实现城乡统筹发展,丝毫不能忽视“三农”问题,要在调整农业结构,加强农村社会化服务,提升农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加大农村改革力度,提高农业专业化、社会化、产业化、现代化水平,有效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下更大功夫。
五是要着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改革创新、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要完善政策,在执行好中央政策的基础上,结合我省实际出台扶持政策,用政策的“加法”激发创新创业的“乘法”。要加强引导,进一步总结经验、推介典型,在全社会营造创新创业良好氛围。要突出重点,以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湘江新区建设为引领,带动全省形成创新创业热潮。
六是要分类指导加快建成全面小康社会。要加大分类指导力度,深入研究不同区域全面小康的特点,聚焦问题,分类施策,在规划方案落地、重点项目建设和政策措施落实上取得实质性突破,确保推进工作取得实效。要紧紧抓住县域经济发展这个关键,突出城乡统筹,推进县域城乡一体化;突出转型升级,提升县域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突出园区经济,打造县域经济发展增长极;突出镇域经济,建设县域经济重要载体;突出民营经济,夯实县域经济基础支撑;突出生态文明,促进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七是大力推进精准扶贫脱贫。要以精准扶贫为方略,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连片特困地区为主战场,以脱贫奔小康为首要任务,抓好“三件大事”:发展生产、公共服务、全民教育,强化“五个突出”:突出兜底保障全覆盖、突出基础建设补短板、突出培育产业强支撑、突出教育培训拔穷根、突出异地搬迁挪穷窝,做到“六个精准”:即精准到户、精准到项目、精准到资金、精准到产业、精准到举措、精准到效果,实现“四个一批”:通过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一批,通过移民搬迁安置一批,通过低保救助兜底一批,通过医疗救助扶持一批,坚决完成每年脱贫一百万人的目标任务,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八是切实做好改善民生各项工作。改革愈是深化愈要重视平衡社会利益,发展愈是向前愈要体现到人民生活改善上,必须持续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要以为民办实事为抓手,围绕教育、就业、收入、社保、医疗卫生、食品安全等重点民生问题,实打实地做,循序渐进地推,确保发展的成果让人民群众共享。
新常态提出了新挑战,必须提高党委领导经济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记者: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正在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关键在党,关键在人。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党领导经济工作的观念、体制、方式、方法也需要与时俱进。请问湖南在这方面如何落实这一要求?
徐守盛:新常态下,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关键在党,关键在人。近年来,湖南省坚持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遵循,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统揽,在干中学,在学中干,始终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各项决策部署。下一步,湖南各级党委将继续坚持与时俱进,适应、把握和引领新常态,着力提高领导经济工作的科学化、法治化水平以及专业化能力。
一是遵循规律、懂得规矩,以制度和规范加强经济工作领导。要提高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本领,深入认识规律、主动遵循规律、自觉运用规律,善于按经济规律、社会规律、自然规律开展经济工作。强化党委对重大事项的决策权、监督权,在把握方向、谋划全局、提出原则、制定措施、深化改革、加强法治、营造环境上发挥核心作用,为发展定好向、掌好舵,确保中央和省委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支持政府依法履行职责,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加快转变职能,坚持依法行政,集中精力抓好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工作。
二是更新观念、创新方式,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加强经济工作领导。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法治经济,要不断提高领导发展的法治化水平,更加自觉地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依法治理经济,依法协调和处理各种利益问题,实现立法和改革发展决策相衔接,做到重大决策于法有据、立法主动适应改革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切实保障全省经济列车在法治轨道上有序有效行进。
三是深入调研、心中有数,以专业能力和行家水平加强经济工作领导。当前,经济处于新常态,改革进入深水区,宏观形势复杂多变,提高党委领导经济发展的能力和水平比以往更加重要、更为迫切。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和复杂多变新形势,有的同志还有很多不适应、不熟悉的地方,有“本领恐慌”“能力不足”的问题,也有“精神不振”“敷衍应付”的问题。领导经济工作不能大而化之、笼而统之,要深入具体、精准扎实,在做深、做细、做精、做实上下功夫。要加强调查研究,摸清情况,找准病灶,真正做到耳聪目明、心中有数、决策科学。各级领导干部要下大气力加强理论学习,完善知识结构,发扬钻研精神,增长实践才干,坚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努力成为推动经济工作的行家里手、内行领导。
上一篇:新文化运动开启的导向
下一篇:新一轮经济改革的结构性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