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源
单位风采
推进教研咨一体化,是遵循党校办学规律的重要体现,也是新时期党校办学新理念的延伸和发展。党校要更好地履行职责、服务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必须以系统思维推进教研咨一体化,在强化教、研、咨的结合、融合上下功夫,提升党校整体办学实力。
推进教研咨一体化的学科引领
突出学科建设的龙头地位。学科建设在党校事业中发挥着主导、牵引作用,是推进教研咨一体化的基础工程,应高度重视学科建设的地位和作用,坚持以学科建设为引领,推进教研咨一体化,把学科这一基础工程做实做强。
建设一流水平的学科体系。《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校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要根据党校定位确定重点学科,加强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主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加强党性教育学科建设,积极扶持教学急需且相对薄弱学科,逐步形成突出党校特色、满足干部培训需要的学科体系,这为党校学科体系建设指明了方向。党校学科建设既要坚持国家标准,又要彰显党校特色;既要适应主体班教学、研究生培养需要,更要突出党的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主课地位。湖北省委党校对现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政治学、理论经济学、公共管理、法学等5个一级学科以及所属的二级学科进行科学设计,将马克思主义理论、政治学作为骨干学科打造,将理论经济学、公共管理、法学作为重点学科打造,着力加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共党史、政治经济学、行政管理、宪法与行政法学、思想文化史等6个重点二级学科建设,加快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逐步形成“2+3+6+ N”的学科体系(2个骨干学科、3个重点一级学科、6个重点二级学科、N个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以适应党校事业发展需要。
发挥学科建设的引领作用。以学科为基础,突出问题导向,根据各个班次的教学定位,将学科建设成果及时转化为教学成果,建设有学理基础的课程体系。以学科为牵引,加强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研究,加强对新时期党的建设重大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等方面问题的研究,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深入研究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提出的“十三个如何”的问题,推动研究成果转化为学科成果、教学成果、决策咨询成果。以学科为龙头,引导教研人员找准自己在学科体系中的定位,在一个学科领域确定一到两个研究方向,长期专注、钻深钻透,实现开设教学专题和申报科研课题的一致性,避免教学、科研“两张皮”的现象。
推进教研咨一体化的关键支撑
夯实平台支撑。教研咨一体化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教学、科研、咨询同向发力、相互转化、相互促进,更需要夯实基础,提供有效支撑。一方面要建强教研部这个最基础、最重要的平台。教研部是按学科方向、专业类别组建的教学科研单位,是教学、科研、咨询工作的直接组织者、承担者。推进教研咨一体化,必须利用好这个平台,引导教研部打牢专业基础、团队基础、人才培养基础,提升教研部整体实力。另一方面要用好智库平台。以智库为依托,按照“教学出题目、科研做文章、成果进课堂进决策”的思路,把不同学科、专长各异的专家学者整合在一起,取长补短,推出精品力作,这样成果进入课堂也才更有说服力。湖北省委党校立足于跨学科、跨领域、跨部门这一理念,充分整合校内各教研部、党校系统、高校和科研院所力量,深入研究理论和现实热点难点问题,将研究成果最大限度地转化为教学专题,较好地满足了教学需要。
夯实制度支撑。一是完善对接机制。加强与干部教育培训主管部门的对接,了解组织需求和岗位需求;加强与政策研究部门的对接,完善教学、科研计划。二是完善协作机制。建立教学、科研、学员管理部门和教研部的协作机制。通过定期协商和沟通,实现教学专题、科研课题和学员研讨题目“三题合一”,调动教员、组织员(班主任)、学员三个方面的积极性。加强与校外高端智库、知名专家的联系,开展课题合作、学术交流等,开拓视野,提升党校科研能力。加强与基层党校的科研协作,形成一批省市县党校课堂都能用的成果。三是完善转化机制。探索建立教、研、咨三者之间融会贯通、相互转化的工作机制,实现研究成果向教学转化、向党和政府决策转化、向经济社会发展转化、向舆论宣传转化、向干部能力提升转化。
夯实队伍支撑。一是打造政治要求“不一般”的人才队伍。党校教师是党的“布道者”“熔炉工”,在政治要求上应该有更高的标准。要牢记党校姓党这一根本属性,以实际行动践行党校教师姓党这一誓言。二是打造业务水平“不一般”的人才队伍。按照“政治绝对可靠、专业重点突出、老中青相结合”的原则,科学制定各教研部人才引进规划和人才培养中长期规划,促使党校教师更好地适应教、研、咨需要。三是打造纪律要求“不一般”的人才队伍。将党校姓党根本原则融入教学、科研、咨询全过程,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把握好政治立场坚定性和科学探索创新性的有机统一。四是制定“不一般”的人才激励措施。探索建立党校教师教学科研激励办法,加大对校内教学、科研奖励力度,对全省党校系统精品课、科研合作课题等进行奖励、资助,最大限度调动教研人员积极性。
夯实实践支撑。深入细致的调查,是教学、科研、咨询的根基,是推进教研咨一体化不可或缺的环节。湖北省委党校提出,不仅科研咨询课题要进行调查研究,教学专题也一样要开展调查研究,没有经过深入调研的科研咨询课题不得结项,教学专题不得上党校讲台。着力引导教研人员重视调查研究,不断提高教学、科研、咨询的质量和水平。
推进教研咨一体化的核心目标
科学制定规划。推进教研咨一体化,最终效果要体现在课堂上,核心目标是打造精品课程。要把握正确导向,将各种资源向党的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主业主课倾斜,打造具有党校特色的精品课程。突出前瞻性、长期性、计划性,从源头出发,从基础着力,扎实推进精品课人才梯队建设和精品课程体系建设。紧紧围绕提高教师素质这项重要工作,选择教学素质优秀、科研能力较强的教师作为重点培养对象,激发教师动力,促进骨干教师理论水平、授课艺术等各方面全面提升。
明确评价标准。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是精品课程建设的基础性工作。湖北省委党校经过长期实践探索,建立了六项评价标准,即把坚持党校姓党,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学术框架和科研含量,理论联系实际,国际视野和历史参照,授课艺术作为评价标准。严格坚持这六项标准和“宁缺毋滥”原则,湖北省委党校每年组织开展一次校内名课评选和全省党校系统精品课评选,培育出一系列精品课程。
突出重点举措。实施精品课种子工程,要求各教研部根据学科现状制定精品课建设计划,围绕学科优势,以优秀教员和教学效果较好的教学专题为中心,通过集体攻关,打造本学科系列精品教学专题,逐渐形成全学科精品课程体系。实施精品课培育工程,重点针对精品课种子教师和教学效果相对差一些的教师开展集体备课和教学分析会,全面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实施精品课竞赛工程,定期举办名师、名课、优秀讲稿、优秀课件评选和青年教师教学比赛,为优秀教师和教学专题脱颖而出搭建平台。同时,开展集中表彰、集中奖励,并将比赛结果作为职称评审和评先评优的重要参考,营造精品课程建设氛围。
强化领导保障。精品课建设需要从学校层面加强领导,强化组织协调,才能真正取得实效。湖北省委党校成立了精品课建设领导小组和专家团队,团队成员相对固定,主要从选题、框架、内容、讲授方法、课件、授课艺术等各方面对精品课进行全方位打磨。同时,建立竞争机制,通过竞争进一步优化教学资源配置,形成创先争优的良好氛围,推动精品课脱颖而出。(作者系湖北省委党校常务副校长)
上一篇:为 了 庄 严 的 承 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