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在线学习平台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在线学习平台

思想源

您的位置 |首页>>思想源

以 质 量 引 领 经 济 发 展 新 常 态

来源:本站提供 点击数:1 【打印】 【返回】

提升发展质量将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内生动力和主攻方向,必须深入推进标准、质量、品牌、信誉“四位一体”建设。
  只有坚持以质取胜,把质量作为新常态下发展的第一追求,走质量发展之路,才能获取更高经济价值,拓展更大的发展空间,赢得更多的主动权。戴北方
  提升发展质量将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内生动力和主攻方向,必须深入推进标准、质量、品牌、信誉“四位一体”建设,用质量优势对冲成本上升劣势,实现以质量引领发展,以质量成就未来。
  强化立法,以法治思维促进质量全面提升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质量问题长期得不到根本解决,其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缺乏法治保障。我国现有的与质量直接相关的法律,重点关注的是质量安全,偏重对质量问题的政府管理,而对于质量发展和质量促进仍是空白。进一步完善质量法治,明确新时期质量强国工作的方向,是维护人民群众利益、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新要求。要大力推进质量法治,从国家层面加快完善广义质量、广义标准的立法,加快推动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发挥法治在质量强国建设中的保驾护航作用。特别是,尽快制定质量促进法,以法律形式将质量社会共治制度固定下来,有效解决我国现阶段的质量治理难题。在这方面,一些地方已经进行了尝试和探索,比如,深圳积极推动制定《深圳经济特区质量促进条例》,目前已通过深圳市人大常委会审议;广东省、上海市、青岛市等地,也在积极推动地方质量促进立法工作。需要注意的是,立法要做到有的放矢、因地制宜:对于质量发展的核心制度,应尽可能由全国人大进行新法的制定或对已有法律进行修订,使这些制度具有更高的法律位阶和实施效力;对于其他的重要制度,应尽可能形成行政法规,以利于在全国范围内统一推行;对于一些需要先行先试的体制、机制创新,应鼓励地方大胆改革,形成政府规章或地方性法规,以体现灵活性、便利性。
  标准先行,着力提高国际标准的话语权
  标准是产业、产品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在新常态下,谁掌握了标准,谁就抢占了产业的制高点和话语权,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近几年来,国家加大了这方面工作的力度,标准建设取得明显进展。比如,2013年,我国主导制定的绿色ICT国际标准发布,标志着我国在绿色ICT标准制定方面取得重大突破;继2015年主导完成10项国际标准之后,由中国电信等发起制定的两项物联网标准“IEEE 1888.1(泛在绿色控制网络:控制和管理)”及“IEEE 1888.3(泛在绿色控制网络:安全)”成功转化为ISO/IEC国际标准,再次提升了我国在物联网这一热门新兴领域的国际话语权;2016年,华为公司主导的Polar Code(极化码)方案在国际无线标准化机构3GPP的RAN1(无线物理层)讨论中胜出,成为5G全球标准,成功打破欧美垄断;2017年,由中国主导的手机(移动终端)动漫标准正式发布成为国际标准,这是中国文化领域的第一个国际技术标准。但总体而言,我们国家在标准建设方面仍然滞后,中国主导制定的国际标准仅占1%。今后我们还要争取更多的国际标准话语权和控制力,支持引导更多的企业申请国内和国际专利,鼓励企业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行业、国家和国际标准的修改制定工作,特别是在生物、互联网、新一代信息技术、超材料、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和现代服务业领域,率先建立产业标准体系,加快组建一批产业标准联盟,形成产业竞争新优势。
  脚踏实地,弘扬精细卓越的工匠精神
  实现从速度向质量、从规模向效益的转变,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系统工程,必须沉得住心抓质量,克服急于求成、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摒弃短期行为和眼前利益,不贪一时之功,不图一时之名,以“功成不必在我”的思想,扎根专业领域深耕细作,弘扬“工匠精神”,厚植工匠文化,培育中国工匠。德国、日本制造业发达跟他们做事严谨、追求精细的文化有关,跟他们血液里流淌的标准化、精细化意识有关,这种意识是从小培养、长期积累的。我们国家急需这样的文化、这样的教育。美国《福布斯》网站曾发表《为何中国消费者飞往日本购买马桶盖》的文章称,中国人跑到日本购买马桶盖,除了价格因素外,主要还是看重高标准、高质量的产品,说明中国制造业的质量跟德国、日本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所以,我们迫切需要弘扬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提升重点领域质量水平。
  以信为本,加快推进社会诚信体系建设
  信用是市场经济的通行证,进入质量时代,尤其需要加强信用体系建设,通过加强信用立法,加快建设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公共平台、建立质量信用“黑名单”制度等措施,加速推进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营造守信者畅通无阻、失信者寸步难行的社会环境。信用管理体系完善的代表是美国,信用交易在美国十分普遍,缺乏信用记录或信用记录很差的企业很难在业界生存和发展,而信用记录差的个人在信用消费、求职等诸多方面都会受到很大制约,不论是企业还是普通消费者,都有很强的信用意识。深圳市这些年也在加强信用体系建设,从搭建征信系统、探索信用监管、发展信用服务等方面做了一些探索。2015年,深圳成立了全国首个公共信用中心,建成企业、个人、金融业等征信平台互联互通的公共信用信息平台,企业信用信息一个平台归集、一个系统整理、一张网披露。企业数据库覆盖340万家商事主体(含注销、吊销企业)6.2亿项信息,为全国计划单列市最大数据库。深圳前海还启动了中国首批个人征信业务,全面开展纳税信用等级评定,在全国首创“云查信”预防多头隐形借款平台,首推行人交通出行信用报告,等等。信用体系的建设关系到质量中国的推进和整个社会的不断进步,必须引起高度重视。总之,只有坚持以质取胜,把质量作为新常态下发展的第一追求,走质量发展之路,才能获取更高经济价值,拓展更大的发展空间,赢得更多的主动权。
  (作者系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高级研修班学员、广东省深圳市政协主席)

上一篇:如何进一步激发经济发达镇发展动力

下一篇:百姓谁不爱好官 把泪焦桐成雨